close

Inside Out (2015 film) poster.jpg

(from Wiki)

 

週末去看了備受好評的《玩轉老朋友》。除了朋友們的推薦,我本來對Pixar製作的卡通片電影是存有很大的期待的。不論是反斗奇兵還是沖天救兵,我都看得幾開心又感動。這些卡通,小朋友簡單地看情節有趣,大人們看著卻感動到心扉裡面。

 

電影講述一個小女孩的腦袋中住了五個情緒,分別是阿樂(快樂)、阿愁(悲傷)、阿燥(生氣)、阿驚(害怕)和阿憎(厭惡)。一個人面對不同的事情,就是這幾種情緒在控制我們的行為。每個人的腦海中,做主導的情緒都可以不一樣,比如說女主角Riley 就是又阿樂做主導的。這個設定很容易接受,一個在幸福的家庭長大的小女孩,當然是比較快樂的。就像我們小時候,通常沒甚麼很重大的苦惱,就算不開心也好,過一陣子又能快樂起來。

 

電影很簡單直接的一個訊息的是,快樂和悲傷同樣重要,而且比其他情緒更深刻。電影一開始,阿樂表明,她是不知道為什麼阿愁是存在的。當阿愁碰到Riley的記憶球,阿樂喝止阿愁不要污染記憶球。阿樂甚至畫了一個圈圈,不讓啊愁走出來,以免阿愁會控制Riley的情緒讓她不開心。但是,阿愁是不是真的毫無用處?但自從Riley搬家去另外一個州之後,她面對了很多的不如意剩下其他情緒們主導Riley 的行為,導致Riley 幾乎離家出走。同一時間,阿樂和啊阿因為意外被送走出去中央控制區,很快碰上了Riley小時候幻想出來的同伴乒乓。當乒乓看見他心愛的火箭被送走而感到傷心難過時,阿樂不知道阿愁為什麼很快就能安慰好乒乓。雖然阿愁什麼都沒有做,只是聽乒乓說出自己的難過,給他一個擁抱,但是其實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抒發悲傷,不是嗎?無論是跟其他人傾訴,還是選擇大哭一場,悲傷總是需要一個出口,讓我們把傷心的感覺排洩出來。之後當阿樂和阿愁成功回到總部時,阿樂悟出阿愁的重要性,讓阿愁負責阻止Riley離家出走。Riley也一樣,面對那麼多的不如意,其實她需要的不是對事情生氣、厭惡,甚至還不需要阿樂幫她強迫自己快樂,而是需要面對自己的軟弱,讓眼淚流出來。我們也許覺得難過是一件壞事,但我們忘了,沒有了難過,快樂就不會深刻。

 

在故事裡面,我們的記憶會被送去長期記憶區,而對那個人比較重要的事情會有一個島,比如是家庭島、友誼島、傻瓜島,這些島也代表了那個人的喜好和性格。(BTW我覺得我的傻瓜島到了現在還在不斷擴大啊......)定期會有人把沒那麼重要的記憶拿走,丟到懸崖下面的話就會被遺忘。例如,在懸崖下面,我們可以看到Riley一些小時候玩耍的回憶,就正如我們怎樣都記不起2歲時我們在做什麼。個人很欣賞電影製作人很有心思,把一些心理學的東西簡單的以故事的方式表達出來,即使是小朋友也會很容易理解到。大概是因為自己本來就是個很愛幻想的人,乒乓為了救阿樂而被遺忘的一幕讓我哭很久。(其實是讓我想起我的屎撈人......)我們曾經的童真和愛幻想的性格,是不是隨著成長好經歷,已經化為烏有?雖然這是一個事實,但我們心底,是不是還是很嚮往自己能永遠保持童真,就像乒乓很想Riley可以再次記得他?

 

 

電影加插了一些片段,我覺得非常有趣。比如說,爸爸在餐桌上沒有聽媽媽的對白,其實是腦海的情緒們在看足球;打工一族,看起來是在工作,內心是在想下班後的事情。我想,這些都是大人們才有共鳴的,對吧?很喜歡這類型的卡通片,喚醒了自己童真的一面,卻又勾起了無數的感歎。

arrow
arrow

    heibche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